close

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


佛像,大家都知道,它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,是造像數量最多的一類。說到佛像,我們會想到迦牟尼佛、強巴佛、觀音菩薩、阿彌陀佛等等,它們都顯得親切、莊嚴,表現了慈祥、優美、寧靜的審美情調。而尼泊爾是一個國家,而且是佛教的發源地。那麼尼泊爾佛像是怎樣的?

尼泊爾造像藝術歷史悠久,風格獨特。它在吸收古代印度造像藝術風格和手法的基礎上,不斷融入本民族不同時代人們的審美觀念和雕刻技藝,從而形成一種具有鮮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造像藝術形式,公元10——12世紀期間是其藝術發展鼎盛和藝術風格成熟的重要時期。

尼泊爾造像藝術從公元7世紀開始影響我國西藏,公元12世紀後隨著東印度王朝及其佛教和佛教藝術的終結,更成為影響我國西藏造像藝術的主流。

歷史上尼泊爾造像不斷大量地傳人西藏,同時又有不少尼泊爾藝術大師翻山越嶺入藏幫助造像,元朝時入仕我國的尼泊爾藝術大師阿尼哥便是其中傑出的一位。

尼泊爾造像藝術對我國西藏佛教藝術影響的時間之長、程度之深、地域之廣,是印巴次大陸其他藝術流派無法相比的。

所以可以這樣斷言:不研究尼泊爾造像藝術,就根本無法搞清楚西藏造像藝術的來龍去脈。總之,研究尼泊爾造像藝術對於我們了解古代印度造像藝術,探明西藏造像藝術的源流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。

鑄佛像在古代被認為是嚴肅、神秘、難度很大的工程,是暗有神明護佑的。《北史》上記有鮮卑皇室遇有重大事情不能決斷,例如冊立皇后、陰謀舉事等關鍵時刻,即鑄造佛像,當事人要親自執爐勺(澆鑄時用的工具)鑄造,按造像成功與否來決疑占卜,就是所謂的“鑄像以卜”。

鑄造佛像用失蠟法,第一道的蠟型實際上即是完成品的效果圖。例如乾隆皇帝篤信西藏佛教,對佛像也很有見地,宮內造辦處鑄佛像,要先呈上蠟型,乾隆帝親自審閱,往往能具體地指出佛像例如髮髻、冠戴、飄帶等處哪些該加減增添,以免與法度不合,修改定稿後方可鑄造佛像。

尼泊爾佛像鑄造工序如下:

1. 作蠟型──傳統「失蠟法」,即一次只能以蠟型澆鑄一件。雖說蠟型每次只能澆鑄一件,似乎費時費力,但蠟型也不純靠手捏,而是有蠟制模具翻制出來的,蠟像除極小型外,均是中空的。

2. 包裹泥衣──蠟像底部預留蠟液出口,然後層層裹以泥漿,陰乾。蠟像的中空部分也要有填充物。

3. 澆鑄──以銅液澆鑄,溶蠟於留出口流出,蠟像的空間被溶銅充滿,冷卻後打碎泥殼,清除銅像內部的填充物,銅像基本成型。小型像一次可澆鑄完成,大型像頭部、軀幹、手臂、台座等分別澆鑄,最後拼合而成。

4.鎏金──將純金碾成薄片,剪成金絲條狀與碎玻璃按比例混合,在石碾中碾成粉末狀,溶於水銀內。用小棍兒一點點地塗抹於銅像上,塗抹很費功夫,反覆塗抹劃刮方可。最後以噴火槍高溫噴烤。鎏金工藝頗為危險,不慎即可造成水銀中毒,牙齒、頭髮脫落。有的佛像不鎏金,經處理後,使銅像表面呈熟梨、紅棗、瑪瑙、豬肝等色澤,古色古香。

5. 後期加工──大型佛像數部分組裝拼合,小像一次完成。充填表面氣孔,打磨毛刺,細部五官、手腳、衣紋等要敲鑿鏤刻,細部加工。這項工序很重要,技藝精湛者在細部處理上很講究,體現了工藝品的價值所在。

製作尼泊爾佛像的大師,每一尊定製佛像都至少經歷6個月的精心製作。手工打磨、手工鎏金!用盡了祖傳的手工藝。製作過程大師們帶著一個虔誠的心,工藝精湛。

“尼泊爾的地理人文,豐富的手工藝,以及神權、政權和資本的角力和統治,構成了北印度平原與西藏高原之間一個神秘而靈動的居所。”
——姽嫿將軍

arrow
arrow

    自由意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