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 (83).jfif

佛家講: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。世間一切皆是虛幻不實,但唯有因果如影隨形、絲毫不虛。“假使千百劫,所作業不亡;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”,善惡到頭終有報,從來因果不用忙,善惡必有報,不是不報,因緣未到罷了,因緣具足,必有受報。很多人不信因果,其實我們的命運,我們當下所遭受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因緣果報。

就像我們耕耘播種一樣,你種下什麼樣的種子、種下什麼因,就會收穫什麼樣的果。自己的因果自己負責,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,佛菩薩的神通也敵不過個人的業力。所以“求佛不如求己”,佛菩薩只是我們信心的一個見證,而不是我們人生的依賴。佛菩薩“神通不敵業力”,命再好,如果作惡,也必生災禍;命再苦,如果行善,也能消業增福。

“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;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”,學佛不必過於咬文嚼字,執著於經文,而重在用心,去改變自己,修善心善念、善行善德,這是人自身最好的“風水”。佛法知道再多,不用於實踐,也只是空談罷了,無實際受益。真正“趨吉避凶、消災解難”的方法就是“行善不作惡”。“善不積,不足以成名;惡不積,不足以滅身”,以下這消耗福報的四件事,別再做了,果報不饒人!

一、不孝父母,不知感恩

佛說,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,孝順父母,其功德等同於供養佛。其實,父母就是在世佛,無須千里拜靈山。然而,眾生顛倒愚痴,自私自利、不知感恩,甚至看不起父母,傷害父母,這都是折損福報的惡行。一個不孝父母的人,佛前磕多少頭都是愚痴人。不論你在外面做多少功德,這個缺失也不可彌補。

世上至善莫過於孝,世上至惡莫過於不孝,不孝父母,福薄障深,自損福德,終有苦果。一個人可以不信佛,但一定要有孝心,有感恩之心,這就是樸素的“佛心”。學佛不是讓我們成為神神叨叨、怪異的人,學佛是讓我們內心更加善良、更加慈悲,更加有孝的德行,這是做人最起碼的底色,也是最好的自我加持。

二、嗔恨,愛抱怨

佛家講:一念嗔心起,百萬障門開。什麼意思呢?就是說人的這個暴脾氣一旦上來,好運立馬就走了,障礙不順就來了。“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”,我們有什麼樣的心態,創造什麼樣的人生境遇,心態不好、心量狹窄的人,格局小、福氣薄,成不了什麼大氣候,只會傷害愛自己的人。

生活不會事事順心如意,我們要懂得調節自己的情緒,“聖人求心不求佛,愚人求佛不求心”,佛說一切法,為度一切心,好起來的不是生活、不是外境,而是我們自己的心,莫向外求。心順了,人生也就順了。不要抱怨,不要計較,凡事多些忍辱,心量豁達些,再大的事也是小事。不讓煩惱在心頭,是對他人的慈悲,也是對自己的放過。心平則氣和,氣和則致詳。

三、傲慢自負,不知敬畏

俗話說:天狂必有雨,人狂必有禍;做人與做事,低調總沒錯。一個人越是缺什麼,越喜歡炫耀什麼,越愛炫耀什麼,什麼就失去得越快。人生是無常的、福禍相依,得失不是永恆,得到無須炫耀,失去不必懊惱,得到未必是福,失去未必是禍,看淡方能自在,平常心才是道。不知敬畏的人,總要為自己的無知付出代價。

四、不信因果,肆意造業

佛門五大戒律: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很多人其實做不到,不小心就破了戒,種了惡因。有句話叫“起心動念皆是因,當下所受皆是果”,福禍無門,唯人自召。
殺生就是害自己,損自己的陰德,不要覺得當下無事,須知因果有循環。偷盜,是竊取別人的福報,不是自己的東西,得來是禍不是福。“邪淫”者,“色字頭上一把刀”,必落魔道,六道輪迴、苦不堪言。“妄語”,福從嘴上漏、禍從口出。“飲酒”害人害己,墮落消沉,無福無德。看看你中了幾招?

“人為善,福雖未至、禍已遠離;人為惡,禍雖未至、福已遠離”,願您的心中生出慈悲之花,結無上菩提之果。福慧增長、究竟圓滿,南無阿彌陀佛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自由意志 的頭像
    自由意志

    自由意志的部落格

    自由意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