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?
一個人,真的想要改變命運的話,一年可能就夠了。
你會說,別開玩笑了,怎麼可能?我都多大了啊,人生就這樣了,改變?別逗了。
當然,這一年裡,你得做點什麼。
「一年」這個概念,對大部分人來說,只是個時間測量。並沒有什麼深遠的意義。
其實一年時間比我們想像的長很多,是12個月,是52週,是365天,是8760小時。
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,世界每3個月都會日新月異,人體所有的細胞,每7年全部更新一次呢,蘋果手機還每年出新款呢。我們為什麼不去想用一年時間來一次大逆轉?
那麼現在問題來了:你憑什麼認為人生是可以改變的?憑什麼說一年就可以?
改變認知
不管你想用多長時間大逆轉,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認知。許多人認為改變人生是根本不可能的,是個笑話,而且很早就為自己的人生蓋棺定論。根本原因是“不敢”,根本不敢想自己還能夠改變。在實際的生活中,也總是「畏首畏尾」。常常是不敢想像自己未來的可能性,不敢公開表達自己的想法,害怕出醜,害怕拒絕和被拒絕,更害怕別人的看法,對未知有一種本能的抵觸。
沒錯,我說的就是你、我,他,我們所有人。我們顧慮的太多了,其實這些顧慮會束縛自己的手腳和思想。
不敢、害怕、畏首畏尾,才是做出改變最大的攔路虎,是罪魁禍首。如果能清理了這個心理障礙,一定是柳岸花明又一村。
我們都有在某些事情上面,拿不定主意而不斷的尋求他人建議的經驗。結果拿回來的建議,並沒有那麼靈光。好心的人,認真傾聽你的疑慮,給你他自己認為可行的建議,親人朋友則會以愛之名左右你的想法。
最後,那些你各方求助的經歷,還是沒有得到讓自己滿意的解答。而有些重大決定,是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出謀劃策,也能夠做得很好。這些事,你不需要和任何人商量,聽取任何人的建議。而且往往是不做不行的,誰攔我就跟誰拼命的事。所以說那些讓自己猶豫的事情,對自己並沒有重要到非做不行。做成一件事的關鍵其實是非做成不可的決心。
那麼想要用一年改變人生,讓自己絕處逢生、拔地而起、逆襲開掛,可能性就非常大。只要把那些能夠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,一件件羅列起來,從“不敢想像”到“有了更好”,最後變成“非做不可”。
如果改變人生有訣竅的話,那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:找到那些重大目標,從被動變成主動。
怎樣才能主動尋求改變呢? 一部電影
有一部電影《重返20歲》,主演是我喜歡的歸亞蕾、楊子姍和東北大爺王德順。故事是這樣的:一個70多歲的奶奶有一天醒來以後,發現自己回到了20歲的樣子,和自己孫子一樣大,但是,周圍的一切並沒有倒退回去。她沒有穿越,是返老還童了。
變年輕後奶奶,不再有任何顧忌。做了很多年輕時沒有做的事情,穿著亮眼的旗袍,做時尚的髮型,站出來大聲的教訓看不慣的人,給孫子的樂隊當主唱,並且成了很多男孩子心中的女神。
她自己尋思著,既然是從天上掉下來的20歲,這不是賺大發了嘛,索性什麼也不管了。不怕得罪人,不膽怯害羞了。既不怕失去什麼,也不怕得到什麼。
重返年輕的時光太珍貴了,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又回到了現實,一分鐘都不能浪費。
故事是虛構的,但對時間和年輕的詮釋卻是真實貼切的。
你之所以不敢想用一年的時間,改變人生,是因為你根本不懂得如何珍惜自己當年輕人的時光。你不知道此時此刻有多珍貴。儘管你此時已經是30歲40歲了,比著最帥東北大爺你依然年輕。(透漏一下我的讀者30歲+的小夥伴居多)
兩個選擇
我們不可能去幻想一覺醒來,自己也回到20歲.不過也不要喪氣,還有一種計算方式,可以輕鬆多活幾十年。
我們做一題目,不管是誰,接下來的人生,都有兩條路,兩個選擇。
第一條路,是現在的人生,如果沒有意外的話,一切都會重複先前的生活。生活習慣、工作環境、收入、親密關係、身材樣貌。這樣一直到70歲。
第二條路,是虛擬的人生。假裝現在你已經是個70歲的路人甲,但是有天上帝給你玩了一個小遊戲,你忽然返老還童了,就是現在,時間期限是一年。你有機會修補自己的一切,你有機會做很多你一直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。
假如是第二條路,你會如何度過自己的25歲、30歲和40歲?如何給自己一段不一樣的經驗?
當你在真實的生活中,全情投入,做好眼下的事時,有沒有那麼一瞬間,很神經質的問自己:假如再給若干年後的自己一次機會,你會怎樣度過當下?
是照著以前的舊方法,繼續向前走,還是換一種活法,假裝自己從未來回來,修補遺憾?
活在未來
我之所以花那麼多字數做這個假設的數學題,是因為我們聽到了太多要活在未來的空話,實質上並沒有對自己的行為起到太大的作用。我們在做事的時候,依然畏首畏尾,不敢做更不敢想像。導致無法產生真正的熱情。
這是我在除夕夜之前的晚上想到到一切,如果我早一點明白,那麼一定有不一樣的事情發生。
未來是不確定的,你讓我活在未來,我知道要活在未來啊,可是怎樣才算是活在未來?沒有可以衡量的標準,很麻煩。
而假裝自己是從很老的時候回來的,就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建立一個虛擬的模型。假如你對未來有期待,假如對自己仍有期待,騙自己一次是絕妙的切入點。
你不用費力的想像現在是什麼樣子,此時此刻的我,就坐在電腦面前,把最近最觸動的想法,轉換成文字,分享給我的讀者朋友。
「我是從未來來的,我只有一年時間」。這一年你所做的一切,都會變成現實。成為你真實人生當中的一部分,不會是一場夢而已。
那麼,接下來的這一年,你會拼命的抓住每一分鐘,做出你想要的改變。你會步步為營,你會認真盤算哪些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和哪些是堅決不能做的,看準了,立刻行動。這樣,自己就會有一個內在的真實動機,而內心的小野獸就復活了。
在嘗試過很多種矯正心態的方法後,這是我見過最有用的見效最快的方法。從根本上戒掉了“畏首畏尾”,掃清了心理障礙。
為什麼是一年呢?
-
太久容易沒有耐心,太短又很難看到效果;
-
一定要有一個時間節點,否則就會變的鬆散起來;
-
細心尋找,有大量真實案例,成功的模版可以增強信心;
-
一年是一整個週期,方便計算;
-
一年時間足以學習至少一項技能,從入門到熟練;
具體該怎麼做呢?
-
騙自己是從70歲來的
-
大膽想像人生的可能
-
拿起勇氣,戒掉顧慮
-
寫出計劃,調整人生
-
自律,合理規劃時間
-
每天讀書,不停學習
-
千萬要對自己狠一點
-
不要遲疑,立刻行動
在此,我把最關鍵的幾點都用最直接的語言羅列了出來。當然是一系列的具體的行動啊,只有行動才是通往未來的康莊大道。
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
認知扭轉以後,另外一件重要的事,就是處理改變的過程中將有可能發生的狀況。對未知,先有一個合理的心裡預期。
一個環消息
壞消息是你會面臨種種障礙,和前所未有的困難。這不是拍電影,這是真實的生活。你想要得到的是該變人生,改變自己的世界。哪會那麼容易呢?改變自己不是白日夢,而是具體的行動。
改變一定是伴隨著痛苦和不適的。例如第一件你要面對放棄,放棄掉那些吸引你注意力的五花八門的事情,去做那些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。例如聚會和無聊的爭論,這只是一點點。
還要克服做一件事情的恐懼,怕丟臉,有時候情緒是最沒有辦法控制的。而且你極有可能會想著放棄,無法堅持,原本規劃的6點鐘起床,但不知道怎麼回事,就拖到了7點半,晚上又是2點鐘才睡。再例如寫作這回事,沒有靈感,無法繼續。
困難很多很多,多到你一不小心就放棄了,在這就不嚇你了。
一個好消息
好消息就是,你感覺到有困難和障礙是正常的,不是因為你不行或不是這塊料,而且恰恰證明你正在進步。
更好的消息是,依照自己的規劃,撐過3個月,就能夠產生一個自循環的機制。讓你順利度過接下來的這一年。幸運的話,2個月就ok了。有科學研究表明,養成一個習慣,66天是最佳平衡期。其實到最後,並不需要死命堅持,保持慣性就好。
我自己的許多習慣和技能學習,都是經過2-3個月的每天堅持,而變成了現在的非做不可的習慣。而且我也用半年的時間,完成了許多意料之外的事。人生和之前,已經大有不同了。但一年前,我並沒有想過那麼短的時間可以做出那麼多事情
(參考閱讀:5個月超級新手進化心得:捨得花時間和金錢修練好品味)。
最好的消息是,3個月以後,你會享受主動探索的每一天。會明白腳踏實地、步步為營的深意。你會有很多意外的驚喜。你面對的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。以加速度向上的姿勢,度過9個月。 12月後,你已經改變了,你的世界也改變了。接下來每一年,都是一個機會。
一年時間大逆轉,一次行動藝術。我準備動身了,你要不要跟?